首都剧场诞生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随着七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及实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不断探索和实践“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问题。
70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的复兴之路,北京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那么,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的模样?面对新时期、新阶段,首都城市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挑战、新问题、新机遇?在纪念建党99周年和即将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思考未来。
“北京城市故实”专题立足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从城乡规划、自然资源、建筑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个方面,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1949-1978)、改革开放后的30年(1979-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三个阶段,讲述北京城市“故实”(注:“故实”指有历史意义的事实),带您重温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故事,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之路和辉煌成就。
首都剧场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建的首座以演出话剧为主的专业戏剧场,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目前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场使用。
首都剧场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那么,你知道首都剧场是如何诞生的吗?
决定首都剧场的建设
首都剧场落成于1956年,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第一个专用剧场。在此之前,人艺并没有专用的演出剧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建于1952年。建院之初,条件非常简陋,因为没有演出剧场,有剧目要上演时,需要借大华电影院的舞台,很不方便。于是,人艺正式给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打报告,申请建立一个能够容纳900个座位的剧场。北京市副市长张友渔、文教办公室主任吴晗和文化部副部长周扬对人艺的报告非常重视。他们考虑到北京作为首都,原有的剧场都比较陈旧,且设施落后,应该建设一个代表国家级水平的剧场。但当时百废待兴,财力物力紧张,要专门拿出一笔数目不小的钱来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剧场,非同小可。于是,他们于1953年1月28日联名致信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很快批示,同意考虑兴建话剧剧场。
1953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三。周恩来总理把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老舍等剧场建设委员会成员召到办公室,讨论剧场建设问题。
周恩来总理说:你们的报告我看过了,我很同意你们的看法。听说你们成立了建设委员会,为把剧场建好,我提两个建议:
一个建议是你们在报告里提出新剧场只建900个座位,900个座位稍微少了点,能不能扩大到1200个座位?请你们考虑。
再一个建议,是新剧场要建就要各方面都要建好一点,为了使这个剧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你们可以向民主德国进口灯光、音响等设备。
”不知是哪个环节上的疏忽,人艺关于进口音响、灯光设备的报告没有送上去。3月20日,周恩来总理在审阅外贸部对外订货清单时,发现没有人艺所需的进口设备清单,连忙嘱咐秘书韦明打电话查询。韦明立即打电话到人艺,叫他们赶紧直接给总理报送申请对外订购设备的报告。
由此可见,首都剧场的建设备受重视。
首都剧场的落成
1956年夏,首都剧场落成。古典华贵、气势恢宏的首都剧场成为当时北京一座标志性建筑。本工程在20世纪50年代,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并编入英国的世界建筑通史。
首都剧场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首都剧场由我国著名建筑师林乐义负责主持设计,在探索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手法应用于现代建筑中做出了很大努力。
在建筑形式和室内外装饰上,摒弃了之前建筑界盛行的生搬硬套古代传统形式的做法,而是利用有代表性的传统符号,如垂花门、影壁、雀替、额枋、藻井以及沥粉彩画等典范,进行再创造。
首都剧场内部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其立面构图似乎取意于典型的西洋古典建筑,但全部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细部,顺畅地将西洋古典建筑为原本的建筑转译为中国版本,也排除了大屋顶的束缚,使剧院既具有时代感又不失传统精神。
首都剧场建筑模型
(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剧场内,其各项设施也均处于当时国内的先进水平,设有电动活动台口和电动大幕,并首次在舞台中央设置电动旋转台。
首都剧场观众厅及休息厅
(图片来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官网)
首都剧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规模较大、设备齐全、功能较多的现代化剧场,也是新中国重视文化事业的一个体现。
如今,首都剧场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专业剧场,仍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话剧爱好者们的光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演出的功能,首都剧场还开设了戏剧书店、曹禺纪念馆、老艺术家艺术馆、戏剧博物馆等特色展馆。来到这里,中国的百年戏剧史仿似也跃然眼前。
参考资料
[1] 南山.周恩来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J]. 纵横,2002(06).
[2] 任梦.周恩来与北京人艺的故事 [J]. 北京党史,2001(03).
[3]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8.
推荐阅读
北京第一条地铁线的诞生
建国以来的北京水源建设——修建水库和引水渠
北京地铁二号线是怎样“环起来”的?
国际交往中心之北京使馆区建设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水变清流 夙愿成现实
奥运时期北京地铁的发展
北京水源建设——南水北调润京华
薪火相传——清华大学图书馆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 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起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它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APP、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